孙燕:抽丝剥茧解密“无声证言”
孙燕在现场提取物证。
文/图 本报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李婕
夜已深,为了保持清醒,她在走廊里来回踱步。身穿白大褂,衣领处露出的警用衬衣,显示她是一名警察;凌晨2点,一起命案现场重要检材被送到阿克苏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实验室,她立即进行人工采样,提取有效检材,进行DNA提取检测……这是阿克苏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孙燕的工作常态。
作为阿克苏市公安机关屈指可数的女法医,从警15年来,她带领DNA实验室民警勘查现场2200余次,受理各类案件4200余起,检验各类生物检材4万余件,DNA建库44万余份,出具鉴定书1200余份,为各类案件的侦破提供了保障。
“还记得刚到阿克苏市公安局报到时,我被分到了技术侦破领域开展DNA检验鉴定工作,从治安管理到专职法医,一切都要从头学。”讲到这里孙燕笑了笑说,“我是阿克苏市公安局第一个女法医,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好法医这一行。”
刚到单位时,领导和同事都心里犯嘀咕,阿克苏市公安局从来没有女法医,这文文弱弱的小姑娘能干好法医吗?
很快,大家都看到这个小女生身体里充满了力量。为了提高业务本领、掌握法医物证学精髓,孙燕刻苦攻读相关书籍,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行家请教,短短几年就积累了数百万字的学习笔记。
“一定要细心,别着急,绝不能马虎,因为这关乎人命。”孙燕在工作中常常这样说。通过不断学习,她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刑事科学技术战线的行家里手。
2023年10月的一天,阿克苏市某辖区内发现一袋不明物体,接到报案后,孙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拆袋检查后,确认袋内物体为尸块。孙燕经现场勘查、现场关键物证提取后,立即赶往DNA实验室进行检验,为尽快确认尸源,加班加点,最终由DNA认定被害人身份。
为了能获取充足的证据,尽快找到杀人凶手,孙燕在DNA实验室对上千份检材进行提取、检验,熬了一整个通宵,前往一个又一个分现场提取物证。从分尸现场再到抛尸现场,每一处都仔细勘查,认真细致提取,完整提供证据链。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案件成功告破。
为帮助年轻民警快速成长,只要条件允许,她都会带他们到现场观摩实践,讲解勘查提取物证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引导他们结合专业知识思考总结,提高专业实操水平。不管在家休息,还是在外地出差,孙燕的手机成了年轻民警随时可以拨打的业务热线。但凡是业务上的难题,孙燕有问必答,毫无保留。经常在半夜,孙燕被一阵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为战斗在勘查一线的队友解疑释惑。在她的带领下,几年来,一批年轻刑事技术民警崭露头角,成长为业务骨干,为刑事侦查大队技术中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破译“死亡密码”、还原事实真相,是孙燕的工作日常。为逝者代言、替生者维权,是她的职责,亦是她的信仰。因工作成绩突出,孙燕被公安部评为刑事技术破案会战优秀民警,入围公安部第十批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被自治区公安厅评为“全疆优秀人民警察”。2022年12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3年5月,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章。